BAIKE

艾灸百科

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艾灸百科 > 艾灸调理的奥秘:四个阶段解读身体变化

艾灸调理的奥秘:四个阶段解读身体变化

   发布时间:2015-10-16     作者:中艾堂养生馆加盟

艾灸的能量渗透身体,究竟会引发怎样的变化?要深入理解这个过程,我们不妨先探索一个加盟店的实际案例。

这位主人公是一位年仅15岁的初中女生,正值青春盛年,美丽而大方。在炎炎夏日的某一天,她从外面归来,汗流浃背,尚未等待汗珠消退,便急匆匆地进入了空调房间,不料因此引发了外感。

她主要症状包括头部胀痛、鼻塞、流清鼻涕,咳嗽有痰,虽然没有发热,但却失了食欲。这是一个相对单纯的急性外感案例,所幸就诊及时。

当艾条轻轻触碰她的大椎穴时,热力立刻扩散至整个头部,仿佛有股寒气被逼了出来。女生表示感觉很舒服,只是鼻子仍然堵塞得有些难受。

艾灸进行了半小时后,她的所有症状似乎开始加剧。鼻涕和眼泪纷纷涌出,来不及擦拭,只得在床边的桶内接住。咳嗽也变得剧烈,排出的痰液增多。她感到极度不适,几乎无法趴下,但在劝说下,仍坚持继续艾灸。

大约灸到一个半小时的时候,她突然感觉鼻子一下子通畅了。随着鼻子的通畅,她的整个身体也仿佛放松下来,昏昏欲睡。进入梦乡后,咳嗽减轻了,鼻涕也明显减少。醒来后,她感到微微出汗,大椎穴有些发烫,于是决定停止艾灸。

第二天回访时,她表示症状已基本消失,虽然仍有些许疲倦,但食欲已经恢复。

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灸感传变过程,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。

激发期

在南方的冬天,室内没有暖气。当人们从温暖的被窝中爬出,身体是紧绷的,气血流动相对缓慢。此时,如果能先做些拉筋活动,让身体活跃起来,气血流通,再进行站桩或打拳,效果会更好。

艾灸的过程也类似。一些人灸了很久,甚至觉得艾条离得很近了,但还是感觉不到热量,于是开始担忧:“我是不是病得太重了?”然后再靠近一些,结果烫出了水泡。

这时,建议放松下来,细心体验。即便没有热感或热感很微弱,身体也会有其他的感觉,如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痒等。施灸时并不是完全没有感觉,而是需要被施灸者心境宁静,细细品味。这就好比是身体的“暖身”阶段或“化冰”阶段。

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津液和各种脏腑,就像一盆水,但每个人的“水温”都不同,因此暖身所需的时间也各异。经络通畅、阳气旺盛的人可能根本不需要暖身,直接进入状态。但对于阳气较弱、体内有寒湿瘀堵的人,可能在这个阶段停留得更久一些,可能是一个小时、一天或甚至一周。

对于那些在初始启动阶段停留较久的人,建议在灸之前先进行一些经络疏通的手法,打开瘀堵的部位,再进行正气的补充。这样,灸的效果会大大提升。

传导期

经常有人询问:“我肚子感觉很堵,有很多结块,是不是不能灸?灸了会不会上火?”

其实,真正脏腑完全没有瘀堵的人很少见,而瘀堵到完全没有灸感的人也不多。许多人瘀堵的根本原因是阳气太弱无法推动,而艾灸的能量正好可以帮助化解这些瘀结。所以脏腑瘀的程度影响的是艾灸能量的利用率,而不是能不能灸。

因此,大部分人会跳过初始启动阶段,直接进入能量传导阶段,也就是所谓的“气至病所”。

例如,对于痛经的人来说,病所就在小腹;而对于外感,症状主要集中在头部。在这种情况下,选择就近的穴位进行艾灸,热量可以很容易直达病所。

但需要注意的是,“病所”有时并不与症状所在的区域完全一致,可能是背后的病机所在。比如喝酒过量后胃最难受,但如果直接灸中脘穴,可能会更加不适。这是因为虽然症状在胃,但实际上是酒精使肝气生发过度、影响脾胃功能所致。因此,解酒时最常选择的穴位是至阳或期门。

至此,您是否意识到艾灸其实并非那么简单?这就要求施灸者不仅要掌握一些基础诊断技巧,还要在病所不明确的时候有耐心、细心地寻找最佳的灸感区域,也就是真正的病机所在。

正邪斗争期

当艾灸的热量传导至病所,治疗才刚刚开始。此时,艾灸真正发挥其作用。

随着灸量的积累,正气逐渐充盈,与邪气形成对峙。当正气足够强大时,正邪之间的斗争就会拉开序幕,伴随而来的还有排病反应。以文章开头提到的感冒女生为例,她在灸了半小时后进入正邪斗争期,症状短暂加剧。但若是换成45岁的中年大叔,这一过程可能会更加漫长。

艾灸过程中,某些排病反应可能会带来不适甚至短暂的痛苦。因此,在出现如发热、胃痛、痛经加剧、排石、排痰困难等强烈排病反应时,建议不要轻易中断艾灸。因为这样不仅会影响疗效,还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不适,甚至带来风险。

停止艾灸还是继续艾灸?

“已经灸了两小时,小朋友的体温下来了,还需要继续吗?”

“还是有些咳嗽,但他不想再灸了,该如何是好?”

对于文章开头的女生,灸至近两小时时,她感觉大椎部位开始发热,希望停止。同时,观察到局部皮肤微微发红,热量似乎不再被吸收。

但如果是那位45岁的中年大叔呢?除了外感,他可能还有腰酸等慢性疾病。在这种情况下,热量从大椎退回后,可能会流转至腰部,此时若能继续艾灸,效果可能出人意料。

所以,是否需要继续艾灸,身体会给出答案。当灸量足够,身体不再需要,即使想继续也灸不进去。如果症状已经消失或减轻,但仍希望继续灸,说明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来巩固,建议继续。若症状仍存但灸感减退,则无需勉强,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自我修复的时间即可。

艾灸,“灸”字由“火”与“久”组成,意味着需要持久。《医宗金鉴》中提到:“凡灸诸病,要持之以恒,必火足气到始能愈。”艾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需要长期坚持。只有持之以恒,才能使身体的五脏六腑达到阴阳平衡,经络畅通,从而提高免疫力,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。

总之,从艾灸能量进入身体到最后治愈疾病,每个人的过程都是独特的。我们能做的就是敏锐地倾听身体的声音,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,静下心来守护这股能量。艾灸调理的不仅仅是身体,更是心灵。我们的身体在学医之路上是最好的导师。若能从身体的信息中悟出生命的真谛,那么你就真正成为了“神医”。

发表回复